3月29日,由菏泽市人民政府和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共同主办,山东水发上善集团、菏泽交通集团、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期货日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农业分会联合承办的山东援疆项目“棉产品上线”仪式在菏泽市举行。菏泽市政府副市长聂元科、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秘书长罗翔出席活动并致辞。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监管四处副处长何元、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产业项目组副组长董晓波等领导出席活动。山东水发上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瑞军,山东菏泽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凌,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董事长车荣花、总经理王怀海出席活动。
菏泽市副市长 聂元科
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监管四处副处长 何元
聂元科首先对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了介绍,并表示,下步,菏泽市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援疆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化两地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要按照省援疆指挥部、省金融局的要求,围绕新疆尤其是喀什地区的产业需求,认真做好项目对接,真正使山东援疆项目在新疆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秘书长罗翔在致辞中说,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集聚大量优质资源,喀什棉籽上线交易后,可以直接利用其交易平台的优质资源,进一步增加销售量,实现棉籽主产区与主销区的无缝衔接,增强鲁喀两地及面向内地市场的商贸合作,促进喀什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推动喀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秘书长 罗翔
山东水发上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董事长车荣花对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及棉产品上线项目做了介绍。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自成立以来,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坚持“立足现货、服务现货、提升现货”的经营理念,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收相结合、金融扶贫助农、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模式,先后上线大蒜、生姜、辣椒和花生四个农产品交易品种,平台的年交易量、交收量、上交税收均实现较快增长,2020年交易量突破1800亿元。
作为“棉产品上线”项目的实施主体,牡丹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将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整合棉花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全力打造“棉产品上线”项目,有效实现棉花、棉籽、棉粕新疆主产区和山东主销区之间的产销对接;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农业种植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有效聚集大量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资源,减少贸易环节,降低经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为新疆农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鲁疆两地交流合作、推动新疆棉花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贡献。
随后,菏泽市政府副市长聂元科,喀什地区行政公署副秘书长罗翔,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监管四处副处长何元,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产业项目组副组长董晓波,山东水发上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瑞军,山东菏泽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闫凌上台共同按下大屏,标志着山东援疆项目“棉产品上线”正式启动。
援疆项目“棉产品”成功上线为鲁疆两地企业、经营商户打造一个产销对接、方便快捷、增加收入、可持续发展的平台。活动现场,棉产品企业、经销商踊跃参与,上线首日开户37家,棉籽成交量9806吨。
。
活动现场,还邀请了多位专家从中国棉花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棉籽产业现状及价格波动,实体企业如何利用两个市场等问题进行做了解读。牡丹国际供应链平台开发团队代表对《牡丹国际供应链平台》做了详细介绍。
出席活动的领导和嘉宾还有:菏泽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培廷、罗勇翔,菏泽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邵新宇、副局长李子印,菏泽市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刘勇,山东援兵团干部管理组项目招商组副组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克全,巴楚县副县长杨德亮,岳普湖县委常委、副县长何涛,麦盖提县委常委、副县长许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农业分会秘书长李大为,山东交易市场清算所总经理刘世源,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首席专家、常务副总经理姬广坡,期货日报文化传媒(北京)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师秋明,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业务专家王鹤夫,商品交易场所创新服务联盟秘书长王在伟,国浩律师(济南)事务所合伙人相永建等。来自新疆的中棉集团、中粮(昌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伊利集团、蒙牛集团、晨光生物、利华棉业、泰昆集团、汇禾稼盛农业、天康植物等棉品企业,还有上海、山东、河南、江苏的大蒜、辣椒、生姜、花生企业以及银行代表共计200余人。